油炸方便麵中為什麽要用 “油炸”?
更新時間:2018-03-26 點擊次數:4699
油炸方便麵,又稱快餐麵、泡麵、杯麵、快熟麵、速食麵、即食麵,是一種可在短時間之內用熱水泡熟食用的麵製食品。
市場上很多方便麵是通過對切絲出來的麵條進行蒸煮、油炸,讓麵條形狀固定(一般為方形或圓形),食用前以開水衝泡,溶解調味料,並將麵條加熱衝泡開,在短時間(一般在3分鍾內)內便可食用。市場上各種品牌的方便麵充斥著各大商場的貨架,從大型零售超市到街頭的小商鋪都能夠看到它的身影。

一般地,市麵上油炸方便麵成分主要是:小麥麵粉、棕櫚油、小麥粉、精煉棕櫚油、澱粉、全蛋粉、穀朊粉、魔芋粉、大豆分離蛋白、食用鹽、食品添加劑等。
方便麵油脂含量高,因為大部分方便麵都采用油炸的方法對麵塊進行幹燥。方便麵中平均每份所含油脂在16%-18%左右,其中,11%為棕櫚油方便麵經過油炸後必須幹燥密封包裝。其中的油質一般都加入了抗氧化劑,但它隻能減慢氧化速度,推遲酸敗時間,並不能*有效地防止酸敗。含油質的食品酸敗後會破損營養成分,產生過氧脂質,並有哈喇味。長期過量的過氧脂質進入人體後,對身體的重要酶係統有一定的破損作用,還會促使人早衰。食用油脂在存放的過程中也會產生遊離脂肪酸,經高溫加熱和反複使用可加速脂肪酸的遊離速度和加大遊離量,國家標準GB2716-2005規定,當食用植物油酸價>3mg KOH/g時即可判斷其為劣質油。
ATAGO(愛拓)食用油測定儀——DOM-24,無需試劑,利用極性物質與非極性物質的導電能力差異,通過測量兩極的電價差,判斷極性物質與非極性物質的百分比,並在數秒內計算總極性物質(TPM)的含量,由於溫度對極性物質含量也有影響作用,同時顯示溫度值。除此之外,它還能測量酸價值(AV),高溫(0-225℃)環境下也能正常使用,30秒內快速判別食用油品質,適用於各類煎炸油品質檢驗,為食品生產企業和餐飲連鎖行業的健康、合理、合格用油提供了一款低成本、率的油品安全管理方案!
ATAGO(愛拓)食用油測定儀—DOM-24,更適用於食品安全監察部門、質量檢測行業對食用油品質的快速檢測與分析,確保油品質量,保障用油安全,並能對食品生產用油過程的質量控製提供指導,降低油耗,減少浪費,為美味的油炸食品提供安全有效的保障。

【產品參數】
測量範圍 | TPM 0.5至40.0% AV 0.00 至 9.99 TMP 0 至 225°C/32 至 437°F |
分辨率 | TPM 0.5% AV 0.01 TMP 1°C/1°F |
測量精度 | TPM ±2.0% AV 約±0.2(視用戶自定義標度而定) TMP ±1°C/±2°F (在20至200°C/68至392°F中更能確保度) |
自動溫度補償範圍 | 0 至 225°C/32 至 437°F (在20至200°C/68至392°F中更能確保度) |
電源 | AAA堿性電池x2 |
防護等級 | lP67 |
尺寸和重量 | 2.2x49cm,400g(僅主機) |
參考:TPM=總極性物質,TMP=溫度,AV=酸價(jia)
更多ATAGO(愛拓)產品資敬請關注: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