雨雪天氣如何快速降低路麵濕滑是道路清掃部門的頭等大事,今天就來聊聊我們(men) 的融雪“神器”——融雪劑。
融雪“神器”——融雪劑
顧名思義(yi) ,融雪劑就是指可以降低冰雪融化溫度的藥劑,是一種化學品。
我們(men) 常見的融雪劑就屬於(yu) 這類,用的多的是氯化物混合物(即工業(ye) 鹽)。
融雪原理
“氯鹽類”融雪劑的融雪原理是:“氯鹽類”融雪劑溶於(yu) 水(雪)後,其冰點在零度下,如,氯化鈉融雪劑(食鹽主要成分)溶於(yu) 水後冰點在-10℃,氯化鈣在-20℃左右,醋酸類可達-30℃左右。鹽水的凝固點比水的凝固點低,因此在雪水中溶解了鹽之後就難以再形成冰塊。
此外,融雪劑溶於(yu) 水後,水中離子濃度上升,使水的液相蒸氣壓下降,但冰的固態蒸氣壓不變。為(wei) 達到冰水混和物固液蒸氣壓等的狀態,冰便融化了。這一原理也能很好地解釋了鹽水不易結冰的道理。簡單地說,就是融雪劑降低了雪的融點,使其更容易融化。
下雪了,融雪劑怎麽(me) 使用呢?一般有兩(liang) 種方式,幹撒和濕撒,所謂幹撒就是直接鋪撒幹物質,所謂濕撒就是把融雪劑溶於(yu) 水以後用灑水車進行噴灑。
幹撒
直接將融雪劑人工或機械施撒於(yu) 雪地。降雪在50毫米以下的雪地參考施撒量為(wei) 30-50g/m2,50毫米以上雪或氣溫過低時應增加施撒量或施撒次數。
濕撒
將融雪劑配成參考濃度為(wei) 18%(按國標GB/T23851-2017)的水溶液噴灑於(yu) 雪地。
當降雪在50毫米以下時參考噴灑量為(wei) 0.4升/米2,當降雪在50毫米以上或氣溫過低時應適量增加濃度或噴灑次數。雪前或降雪初期施用,可防止雪降落後凍結於(yu) 地麵難以消除,是融雪的好方法。
隨著城市發展管理水平的提升,尤其在2005年雪災後,大量氯鹽類融雪劑的使用,對環境造成的危害已日益顯現,控製氯鹽類融雪劑濃度,已迫在眉睫。大量氯鹽類融雪劑的使用,對我市城市環境造成了很大的危害。
融雪劑使用時並非越多效果越好,需要針對不同的情況計算使用量並進行均勻鋪撒。因此發達國家禁止人工撒布融雪劑,要求必須用撒布機進行機械式撒布。但在中國,多數城市融雪劑的撒布*依靠人工進行,根本無法做到準確均勻,融雪效果難以保證的同時也浪費了大量的融雪劑,間接導致其濫用。
融雪劑的濃度及用量與(yu) 融雪效果密切相關(guan) ,同時控製融雪劑的濃度及用量可以降低融雪劑對道路橋梁、土壤生態造成破壞。
PAL-03S
隨身攜帶,快速測量,3秒即顯示結果。
常用於(yu) 測量水溶液中的氯化鈉(Nacl)的含量
適用於(yu) 融雪劑、海水等其他鹽水溶液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