進入夏季暑假,兒(er) 童到戶外活動之後容易出汗,導致身體(ti) 鹽分的流失。這個(ge) 時候家長就要注意及時給兒(er) 童補充鹽分了。專(zhuan) 家提醒,對於(yu) 3歲以上兒(er) 童的食品,我國並未出台相關(guan) 食品標準。“兒(er) 童健康成長的關(guan) 鍵是營養(yang) 均衡,市麵上部分兒(er) 童食品為(wei) 追求口感,添加糖、鹽、脂肪和食物添加劑等多吃無益的配料,家長應慎選。”

兒(er) 童食品迎來銷售旺季。兒(er) 童醬油、兒(er) 童牛奶、兒(er) 童麵條、兒(er) 童餅幹??跟普通食品相比,“兒(er) 童食品”往往賣相更“萌”、口感也更甜,因此頗有吸引力。不過,除了“噱頭大”、價(jia) 格高,“兒(er) 童食品”的品質和安全性會(hui) 更高嗎?
高價(jia) “兒(er) 童食品”有什麽(me) 特別? “兒(er) 童食品”往往讓家長聯想到“低鹽”、“無添加劑”、“強化營養(yang) ”等,但實際上,不少“兒(er) 童食品”的營養(yang) 成分與(yu) 普通食品無異。超市裏一款“兒(er) 童麵條”的配料表為(wei) 麵粉、食用鹽,與(yu) 同款成人麵條並無區別。
今年公布的《中國居民膳食指南(2016)》中,結合中華民族飲食習(xi) 慣以及不同地區食物可及性等多方麵因素,參考其他國家膳食指南製定的科學依據和研究成果,提出符合我國居民營養(yang) 健康狀況和基本需求的膳食指導建議,為(wei) 糖尿病患者及廣大公眾(zhong) 均衡膳食提供參考。根據版參考攝入量,1-3歲的寶寶每天需要700mg鈉(相當於(yu) 1.8g食鹽),比6-12月大嬰兒(er) 多350毫克。4-6歲的寶寶每天大約需要900mg的鈉(相當於(yu) 2.3g食鹽),除了食物本身含有的鈉,必須通過食鹽獲取的那部分鈉也不多,1-2克食鹽。6歲以上的兒(er) 童食鹽量控製在3-5克食鹽。事實上,我們(men) 給兒(er) 童吃的食鹽,很可能會(hui) 遠遠超過推薦的量。因此,有資料提示,3歲之前請勿添加鈉鹽,這樣可以讓寶寶們(men) 更好的體(ti) 味天然食物的味道,且可以降低日後高血壓和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。

通過稀釋一份飯菜,用科學的方法使用電導率便攜式鹽度計計算去除浮於(yu) 表麵的油,估算兒(er) 童一日攝入的鹽分。通過使用便攜式鹽度計PAL-Easy Salt ,采用統一的鹽度標準,控製和保證投料的準確性及產(chan) 品口味和質量的一致性。